学习期 2022-04-12 11:06:31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案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2—43页综合实践“算24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基本掌握用扑克牌算“24点”的方法,选择计算的方法和过程,算出“24点”的结果。
2。使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培养思维灵活性,发展学生数感。
3。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4张牌算“24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激趣引新
1、课前谈话:
师:今天数学课,我们带来了什么?关于扑克牌你有哪些了解?
玩过吗?
交流:好的孩子们,扑克牌中还隐藏着这样的知识。(知识链接)
学生阅读,师随机出示大王、小王、四种花色。
过渡:有趣吧!四种花色正好对应着我们的四个小组。你们小组选那种花色作为队标?(相机分组:红桃、方块、梅花、黑桃)
提示:整理一下桌面,准备上课。(上课,师生问好。)
2、激趣引入:
揭题:小扑克,大学问!这两张牌还认识吗?(大王、小王)
大王爱算计,小王点子多(翻牌、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算24点】
二、感知体验层层推进
(一)介绍规则体会算法
1、师:老师这里有10张扑克牌。(课件:A—10各一张)
明确:分别是?这里的A表示1。
交流:若从这10张牌中选两张算出24,你会选?
2、考考你,看谁反应快:(适时拿出3、8、4、6)
我出3,你出();我出8,你出();三八()。
我出4,你出();我出6,你出();四六()。
3、过渡:借助口诀,我们可以很快的算出24。
如果老师出两张牌(出示3、9),请你出一张(A反面朝上)算24,你想出什么牌?(同桌交流)
师:怎么想的?用加、减、乘、除分别算出12、6、27、3。
生1:我选2,因为12×2;
生2:我选4,因为6×4;
生3:我选3,因为27—3;
生4:我选8,因为3×8。
师:真爱动脑筋,给每个队加一颗星。
师:想不想看看这张是几?(除了刚才的四种选法,还有其他的吗?)
出示:【3、9、A】,如果这张牌是A,怎么算出24?
过渡:展示一下我们学到的新本领。
(二)新手上路引导算法
1。要求:任意拿出3张扑克牌,根据3张扑克牌上的数,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是24。
7、6、3 7、8、9
2。对话交流。
师:对了,借助口诀,看6想4;连加也行。
(三)能手展示尝试算法
师:我们继续。
1、你能用下面各组牌上的3个数算出24吗?
2、完成学习单《能手展示》,在横线上写算式。
3、汇报交流,(各小队加一颗星)
(四)高手对决提升算法
1、过渡:这三组都能算出24,老师这有三张牌能算吗?
(1、2、5依次贴在黑板上)
生:思考、疑惑。
师:有的可能真的算不出来,但也有些是知识水平的限制。
2、如果再添一张(反面),几张牌?现在算得出来吗?
出示:1、2、5、8
(观察一下,看8,想3,其余3张牌能凑出3吗?(同桌讨论方法)把计算过程写在学习单上。
3、交流:谁来分享你的方法?有其他方法吗?
评价:真是“人多智慧广”,让我们的争星活动继续。
4、合作探究。
活动一:必答题
规则:每个小队一道题,答对得一颗星,答错不得星。(适时掌声)
师:现在为止,每个队得分一样,平分秋色,激烈的竞争还在后面。
活动二:抢答题
规则:第一个举手的回答,答对得一颗星,答错倒扣一颗星。
一号:1。7。8。4;二号:6。5。4。4;三号:2。5。3。1;四号:5。6。9。1。
师:果然眼疾脑快,抢答题过后,暂时领先的是()队,胜不骄,败不馁的,还有机会。
活动三:选答题
规则:根据题目难易,有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先选几星,答对就加几颗星,答错了倒扣相应的星数。
激趣:哪个组先来?——先商量一下选几星?
一星:
两星:
三星:
让我们一见分晓,得星最多的是()队,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五)大显身手交流算法
1、师:刚才是我们分队比赛,我们还可以4人小组比赛。
【点击:视频】
活动要求:四人一组,每人从自己的牌中任意拿出一张,谁先算得24,牌就归谁。如果计算的结果得不到24,就换牌再算。
2、课外延伸:
课后,我们可以和同桌或父母来一次“算24点”争霸赛,比比谁厉害。
三、建构生成拓展延伸
1、回顾反思
回顾算“24点”的活动过程,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们用扑克牌算24点;
生:口诀算24点;+、—、x、/混合运算的;
生:不同的牌都可以算24点;
生: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
2、游戏拓展
其实,不仅“算24点”游戏中隐藏着数学知识,其他游戏中也有。想不想看看?
俄罗斯方块——隐藏着平移、旋转的知识;
愤怒的小鸟——要想打中目标,注意方向、距离;
石头剪刀布——告诉我们:胜负平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4、结语:
好的,孩子们:让我们带着数学的眼光,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谢谢孩子们!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案2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教案首先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然后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空间,让学生根据情境中的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解题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2.鼓励算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把“鼓励算法多样化”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之一,但多样化之后的重要环节是“重视算法的优化”,因此,本教案让学生在交流、比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口算过程,在倾听他人的想法的过程中发现最优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完善并掌握算法,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爱吃)
师:看,老师这里有三种水果,分别是草莓、橙子和苹果,在水果盛装的过程中还有好多学问呢,你们想了解吗?(想)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了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那么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又该如何口算呢?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口算乘法。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于是在上课开始,以同学们爱吃的水果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生兴奋的状态下导入新课。
⊙开放探究,得出结论
一、教学例1。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每筐装15盒草莓,一位阿姨买3筐)
(2)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组织学生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
(3)引出例题中的问题:3筐草莓有多少盒?
2.探究口算方法,明确算理。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式。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15×3)
(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这样列式的理由。
(因为每筐装15盒草莓,一位阿姨买3筐,就是买3个15盒草莓,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所以列式为15×3)
(3)讨论、交流15×3的口算方法。
[把每筐草莓分成2份,一份是10盒,另一份是5盒,买3筐就是买3个10盒和3个5盒,先算3个10盒是10×3=30(盒),再算3个5盒是5×3=15(盒),最后把两次口算的结果加起来,30+15=45(盒)]
3.拓展延伸。
(1)出示题目:150×3=?
(2)思考口算方法,汇报交流。
(口算150×3时,先算15×3=45,再在45的末尾添上一个0)
(3)观察、对比,交流算式的不同之处。
(15×3与150×3进行比较,是把第一个乘数15扩大到原来的10倍,第二个乘数没有变化)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春季是运动的最好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 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 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三、巩固练习 内化提高
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案4
教学内容:教材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乘法估算方法的过程,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2、能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能较准确的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我国人口十五亿,我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我校有0多人,刘老师大约40岁等等,这些值都是估算值。
现在丫丫就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帮忙估算一下,一起看看好吗?
学生读题并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事情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
买门票大约要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帮忙估算一下吧!
你还有其它方法吗?(1)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约需900元。10×90=900(元)
(2)把92看作90,需810元。9×90=810(元)
(3)把9看成10,需920元。10×92=920(元)……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把你估算的方法向你小组的同学介绍介绍好吗?一定要说清楚你估算的过程呦!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计算一下,看实际需要多少元?
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估算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差比较多,怎样做到合理地进行估算.
1.小组内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共同算法。
2.小组内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准备作补充。
3.9×92=828(元)
把92看成90只不过少看了两个9,而把9看成10却多看了1个92,所以把
92看成90更接近计算结果。
四、实践与应用
1.估算一下:在大桥上观察,1分钟过去了38辆车,大桥上1小时有多少辆车通过?
2.估算一下这文章大约有多少字?
3.小组合作,估计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4.作业:书上45页第2题。
板书设计
估算
(1)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约需900元。
10×90=900(元)
(2)把92看作90,需810元。
9×90=810(元)
(3)把9看成10,需920元。
10×92=920(元)……
实际计算:
9×92=828(元)
教学随笔: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书例4的情境图。
他们算得对吗?你能帮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的?
1.让学生汇报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做出来的多种方法,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2.练习验证
出示54÷8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3.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二、练习
1.书25页做一做剩余两题
学生单独练习
2.反馈:
根据学生的实际错误进行讲解
3.小结
除法验算的方法是什么?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三、课堂作业:
85÷4112÷9756÷8124÷3
985÷9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