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鸡”张正群:返乡创业背后的梦想与坚持

学习期     2021-07-03 13:36:08

  围绕“乡村振兴”,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农民全面发展,从而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许多全新机会,同时也催生了更多创业机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药鸡”张正群:返乡创业背后的梦想与坚持,欢迎大家阅读!

  返乡创业,只为良知

  张正群出生于重庆市永川区红炉镇的一个山村,自幼家庭清贫,初中毕业后便去了大城市闯荡。白手起家,凭借重庆人吃苦耐劳、耿直豪爽的性格,张正群在建材行业用了近十年打拼出一片天地,不到30岁就拥有千万身家。然而,2012年她却突然做出了一个令周围人吃惊的决定——放下生意,返乡创业!

  其实,做出“返乡创业”的决定,并非张正群一时兴起,早在2008年就已经在她心里埋下了种子。

  2008年,中国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三聚氰胺奶制品污染事件,而张正群的女儿此前正在吃三鹿奶粉,这件事让她既震惊又愤怒。那段时间,她反复失眠,一方面担心女儿的健康会不会受影响,另一方面更忧虑其他食物的食品安全。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农产品要保证安全,源头企业一定要有良知。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做一家有良知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让全国的家庭都能吃上放心的食物!”

  介于当时女儿还小,生意也不稳定,这个念头张正群在心里藏了四年,直到2012年她觉得时机成熟,才让这颗“种子”破土而出。

  对于许多农村创业者而言,资金是项目启动的第一个拦路虎。但是对于张正群来说却并非难事,因为这是她的第二次创业,“自己投资自己”。于是,张正群带着300多万启动资金,在老家一山之隔的青峰镇牌坊坝村流转了100多亩山坡,成立了永川态聚家禽养殖股份合作社,开始了土鸡养殖。

  从建材行业跨行到养殖业并非易事。由于坚持“良知”,她拒绝喂养添加了各类抗生素的“饲料鸡”,而是选择用纯粮食喂鸡。这样一来,张正群家的鸡比起同行业的饲料鸡抵抗力差不少,2013年禽流感来袭,即将出栏的两万只鸡损失惨重,导致直接亏损三十多万。

  “难道不喂抗生素就养不成鸡?”

  那段时间,张正群暂停了养殖场,四处寻找解决办法。在一次西南大学教授的讲座上,她听到可以用中药喂养来提高鸡肉的品质,于是她咬了咬牙,决定背水一战、放手一搏。

  2013年4月,张正群邀请了西南大学的教授作为技术顾问,用200只土鸡进行实验,以人参、山楂、当归等30多味中药以1:20的比例添加杂粮作为主食,以昆虫及菜叶为辅进行喂养。此外,她还将过去的圈养改为竹林下散养,并且严格控制出栏时间。

  “花园式”鸡舍

  半年过后,张正群将“中药鸡”送往权威机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中药鸡抵抗力大幅增强,抗生素、药物残留几乎为零,脂肪含量是普通土鸡的三分之一,而蛋白质和钙却高出三分之一。在越来越讲求食物品质的当下,张正群的“中药鸡”以高钙、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迅速打开市场,受到热烈欢迎。

  “中药鸡”火了,张正群却没有因此松了一口气,因为在她看来这只是刚刚跨出第一步。

  产业升级,资金受困

  乡村振兴,靠的是乡村产业升级,对于创业者来说,必须打开思路、以产业思维去规划未来,而不是单纯着眼于具体项目,否则无论是从企业规模到帮扶范围再到成长空间,都难以实现大的发展。

  彼时,“中药鸡”养殖技术成熟之后,张正群通过合作社将鸡苗提供给农户,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待到出栏期以高于市场批发价收购。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让当地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同时也解决了合作社需要大量熟练劳动力的需求。

  但是,帮扶脱贫不是义务慈善,需要企业和帮扶对象双方受益才能够长久。养殖业本身利润率不高,张正群又以高于市场批发价向当地合作农户收购,这就更加削薄了利润;与此同时,如果仅是面向市场零售,需求量不稳定,不仅难以扩大合作农户的规模,而且增加了企业自身压货的风险。如何实现企业和帮扶对象双赢?张正群早有规划——

  “第一产业成熟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必须迅速跟上,才能带活企业、乡村和整个市场!”

  国务院也从国家层面多次发布相关文件,明确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2018年,张正群开始筹划发力第二产业,推出以“中药鸡”为主要原材料的深加工产品“自热方便鸡汤”,主打上班族白领市场。但是当她解决完技术、生产、包装、品牌等系列问题准备启动时,却突然发现了一个严峻问题——资金不足。

  对于乡村创业者而言,资金问题向来是制约项目发展的重要难题,从启动开始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张正群因为自身有一定实力,因此在项目启动期和发展期没有遇到资金瓶颈。可是农村创业周期长、回报慢,从2012年创立项目开始,张正群没有从企业拿回一分钱,把每年所有的盈利全部投入企业的再发展。

  此外,资金的压力不仅来自于第二产业的筹备,由于企业要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过渡,第一产业的现金流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张正群拿出企业和家里所有的可用资金后,算了一下,还差一百万左右的资金缺口,这让张正群犯了难。

  由于项目一直处于投入状态,张正群身边的亲戚朋友担心风险不愿意借大钱,她就只好去当地的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贷款。但是,因为养殖场采取了农户承包责任制,相当于大部分资产是分散到了农户家,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根本无法贷出一百万。

  “那段时间,跑了不少路,求了不少人,可就是贷不到钱。”

  金融疏浚,普惠三农

  张正群碰到的难题不是个例。“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三农信贷向来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瓶颈。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7)》曾指出,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超过3万亿元,目前农村只有27%的农户能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农户难以获得贷款。

  为了解决“张正群式”的需求,为了能够切实实践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平安普惠于2017年起,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及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合作,陆续在内蒙古、贵州、黑龙江、重庆、安徽等地,向乡村创业者提供免息贷款和创业能力建设服务。

  张正群获得“平安普惠公益基金”拨付的100万元免息创业贷款。

  据了解,作为国内普惠金融机构的代表,2005年以来,平安普惠已累计为以小微、个体工商户为主的1000万普惠金融人群提供借款服务。其中约70%未从银行获得消费类或经营类贷款。其业务遍布全国310个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覆盖率达93%。

  根据张正群介绍,在平安普惠帮助下,不仅及时解决了资金困境,还为企业带来了技术支持、媒体宣传等额外资源。在张正群的经营下,中药山鸡、茶香鸡商标在永川及重庆主城小有名气,深受消费者青睐并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合作社被永川区评为科普示范基地,重庆市级示范合作社,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全国巾帼示范基地,田间学校科技示范基地。

  按照张正群的预估,随着第二产业项目的实施,将辐射带动周边农户50户以上、200 余人,每年户均增收3万余元,人均增收5000 元以上。

  免息贷款帮助到了部分农村创业群体,但必须指出的是,三农融资难的核心在于:流动性传导至三农人群的有效渠道长期没有建立起来。公益行为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三农融资需要明确合适、合理、合乎发展逻辑的普惠金融商业模式来保驾护航。

  为了探索商业可持续模式,服务更广泛的三农人群。2018年,平安普惠开始与长期服务三农的农业基层服务机构合作,充分发挥它们长期服务农村基层的优势,更广泛、更深入地为三农人群服务。目前,和重庆当地专业机构合作的低息三农贷款产品已经落地,2019年将在全国全面推广。

  借助业务模式的创新,平安普惠为张正群们提供普惠借贷支持,让他们的创业发展拥有“最初的火种”,让这群“乡村能人”能安得下心、稳得住脚、干得成事,帮助乡村拥有“造血”功能。

【猜您感兴趣】
[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创业故事]图文精华
上一篇:90后姑娘创业做网红女主播直播吃饭逛街月入2万
下一篇:2019最新的大学生的创业指导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