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创业成功的故事分享

学习期     2021-07-03 13:35:24

现在很多人会选择自主创业,谁不想当老板呢?如今创业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故事中吸取经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创业成功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学历将网站做到4亿用户,逆袭为亿万富豪

李兴平只有初中学历,但他从网管开始做起,在无背景,无资源的条件下,却连续创业成功,从普通人化身坐拥亿万身家的富豪,是抓住时代机遇乘势而上的典型。

李兴平出生于广东梅州兴宁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困,李兴平年纪小小便辍学打工养家。90年代,国内互联网刚刚萌芽,新奇的网络世界让许多人成为了“网瘾大军”中的一员,李兴平也不例外。

当时李兴平找了一份能整日接触到网络的工作——网管。当了网管以为就能尽情玩游戏了,谁知道那时候其实许多人都不太了解网络,来网吧的消费者总是要来打扰请教李兴平,请他帮忙输网址,找网站。

一来二去次数多了,李兴平也开始不耐烦,但与此同时,他发现了市场的痛点——急缺一个包含海量网站,无需输入搜索,一点就进的导航网站。

李兴平说干就干,尽管学历不高,但他学习能力很强。李兴平自学编程半年,推出了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hao123”上网导航网站。“hao123”收藏了成千上万个网站链接,让初来乍到的网民们轻松进入目标网站,开始网上冲浪。

“hao123”是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网站,技术难度不高,但深受网友喜爱。受欢迎程度有多火爆?这里有个小传闻。搜狐曾跟李兴平有过一次交易,搜狐给予“hao123”技术支持,而李兴平要在“hao123”上将“搜狐新闻”的排名放在“新浪新闻”之前。结果第二天“搜狐新闻”因此浏览量翻了三倍。

日益强大的“hao123”引起了李彦宏的注意,虽然“hao123”很简单,但李彦宏认为“正是由于它的简单,简单到你无法去超越它”。2004年,百度以5000万+一些百度股份向李兴平买下了“hao123”。此后,hao123每年为百度带来4亿元营收,并助其于2005年成功上市。仅有初中学历的李兴平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商业直觉,在毫无背景的情况下,通过一个几乎没有门槛的技术,套现5000万离场。

出售完“hao123”,李兴平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继续将“hao123”的设计思路运用在下一个产品中——4399网站。4399几乎是hao123模式在游戏领域的复制,游戏种类全,配置要求低,无毒不卡。并且,这一次李兴平尝试从更加细分的领域进入市场。2008年前后,得益于web浏览器应用技术、flash、java等技术的成熟,网页游戏也渐渐普及。4399就看准了这一缺口,专心做小游戏和页游。

相传在网站诞生初期,4399拥有一支专业的“破解铁军”,这个团队可以在互联网每一个角落挖掘游戏,只要有小游戏上线,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灵敏地发现,并破解,让其在4399上线。

专注页游领域,加上一支强大铁军,短短几年时间,4399便收割国内4亿用户,一举登上页游巨头网站。《摩尔庄园》、《赛尔号》、《黄金矿工》、《火线精英》、《七杀》、《暗黑战神》......成为了无数人学生时代的关键词。一家小游戏网站,在2011年便实现净利润破亿,2012年,4399营收突破10亿元。尽管出身平凡,但李兴平打破背景、资源的限制,抓住时代的机会。当问题出现时,李兴平想办法逐个击破,正是这些突破帮助他最终打开了创业的成功之门。如果你也在创业路上遇到难题,如果你需要资本、地方政策来为你助力,创成汇将是你最适合的帮手。

36岁科长下海,靠瓜子成就120亿身价

一粒瓜子大概1分钱,有人却是凭借着它一年卖了40多亿元,甚至"嗑"出了一个市值215亿的上市公司!

他就是洽洽食品创始人陈先保。

他在36岁时辞去科长这个"铁饭碗",靠一根棒棒冰起家,随后又盯上了瓜子行业,用了13年把瓜子生意带到深交所,成为"炒货第一股"。更是凭借着小小的瓜子,卖出了120亿的身价,成了安徽首富

人生第一桶金

世人闲来无事多喜欢打牌看电视嗑嗑瓜子,其中"洽洽"牌瓜子成功进驻诸多家庭。直至2011年3月"洽洽食品"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时,人们才猛然发现,洽洽这个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已悄然成为了中国炒货行业的龙头企业。

所有人不禁好奇,陈先保是如何靠着小小的瓜子赫然发家,成就120亿身家的人生传奇呢?

1959年,陈先保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普通人家。骨子里,他就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爱冒险,勇于创新。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基础扎实的陈先保没怎么费劲就考上了无锡轻工业学院(今江南大学)。四年后,陈先保被分配到了安徽商业厅下辖的糖烟酒公司做管理工作,这样一份"铁饭碗",在当时无疑是羡煞旁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不叫苦不埋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埋头苦干的小职员陈先保在摸爬滚打十多年后终于坐上了科长的位置。

三十而立,正值青春年壮的陈先保科长却毅然辞掉公职,下海去卖冰棍。恰逢当时李小龙的"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电影热映,国内刮起了一阵"武术"风,陈先保抓住了李小龙效应带来的商机。

他避开主战场的锋芒,别出心裁地把冰棍做成了双节棍的模样,取名棒棒冰,结果当年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竟然掀起了一股"棒棒冰"潮流,而且价格便宜,很快就打开了市场,把销路拓展到了好几个省市。

很快,"棒棒冰"开始被同行大量仿冒。如何杀出重围、继续开疆拓土?陈先保思来想去,琢磨出个匪夷所思的主意:去东北卖冰棍。所有人都说,陈先保疯了。

在经历了又一场冒险之后, "棒棒冰"在东北一炮打响,营业额迅速突破千万。靠着"棒棒冰",陈先保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别人的麻烦,就是自己的机会

他迅速思考到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会很快饱和,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迅速拓展新品。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陈先保却盯上了毫不起眼的炒瓜子。这种支个炒货摊就能干的小本买卖,竞争更激烈、利润更微薄,算什么生意呢?

安徽历来炒货兴盛,合肥又素有"中国炒货之都"的美名,出过"陶永祥"、"史义兴"等百年老店。谋定而思动!陈先保趁省政府组织出省考察之机,一路考察一路购买不同炒瓜子对比品尝,亲自做市场调研。

通过对众多瓜子的品鉴与分析,他从中洞察了瓜子行业的两个痛点:一是瓜子嗑起来脏手,二是瓜子吃多了容易上火。

经过一番考察,陈先保发现一种新瓜子,这种瓜子皮非常白,嗑起来不脏手,而且瓜子仁还特别入味。他仔细研究分析后,认为这种瓜子应先浸泡去粗皮,同时通过浸泡将咸味"喂"进去,然后再进行炒制。

陈先保突发奇想:如果将炒瓜子改为煮瓜子,上火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1999年9月,陈先保正式将自己的香瓜子产品推向市场,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洽洽",并于两年后成立了安徽洽洽食品有限公司。

为打响名号,陈先保不惜重金做营销之余,还做了很多创新:首先是在瓜子的外包装上采用了环保的红色牛皮纸包装,从外观上和其他用塑料包装的瓜子品牌区分开来;其次,是在包装袋里面放入文化卡片。

到2000年,洽洽瓜子的销售收入就突破了1亿元。2001年,销售额是4亿。2003年,陈先保又在大包装中搞起了"开箱有礼",每箱都放上1-50元不等的慰问"礼金",开箱可见。

一时间洽洽供不应求,大小供应商甚至都跑到厂门口求货。

包装、卡片、广告、促销,时至今日,陈先保的"四板斧"依旧为人所津津乐道。

2008年,洽洽的销售额首次突破20亿,成为中国炒货业不折不扣的第一品牌。

2012年,陈先保以30亿的身家登上了当年安徽首富的宝座。这在炒瓜子这个微利行业中,绝对是个令人惊叹的财富奇迹。2017年,洽洽品牌价值高达126.36亿元,上榜当年中国品牌价值500强。

2019年,洽洽业绩快报显示,洽洽食品营业总收入为48.37亿元,同比增长15.25%。按照洽洽食品2019年业绩快报及公司历年年报披露的数据,公司营业收入将实现自2009年来连续十年上涨。

2020年2月,陈先保家族以120亿元财富荣登《胡润全球富豪榜》。如今,作为中国坚果炒货龙头,洽洽的市值也飙升到了215.5亿元。

从辞去科长职位下海到安徽首富,陈先保以多次冒险之举成就120亿身价;从一个冰棒转行到瓜子行业,他凭着小小的瓜子"磕"出了215亿市值的上市公司。

从亏损20亿到年赚百亿,李宁是如何借国潮东风再起的?

2019年以来,体育用品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是当前整个服装板块屈指可数的高增长赛道,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行业龙头之一, 李宁公司的股价也一路高歌猛进,年初以来涨幅超过年初以来涨幅200%。

作为本土运动品牌龙头之一,李宁历经波折而涅槃再起。一方面,公司在产品功能性及时尚性上双管齐下,着重突出本土特点与前卫时尚相融合的风格,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广泛热捧。另一方面,李宁又通过渠道及供应链两端积极变革提效,促使整体内部经营效率不断提升。

国货的崛起也对李宁的业绩增长倾注了力量。新中产为代表的国人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强,本土文化意识正在大规模地崛起。基于对自身民族品牌底蕴的深刻理解,李宁不断找到品牌文化的精神特色并灵活开发,并通过产品品质和性价比优势不断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与此同时,在国家不断崛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消费者,已经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角。他们开始重视自己的个性化体验而不拘泥于固有的品牌观念,更加注重性价比。

自2015年以来,开始重视与年轻一代消费者心态和情感上共鸣的李宁,无疑拥有了更加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成为国货崛起的最佳代表。

黄金时代

从体操王子到商业奇才的转变,发生在1990年。

创建于1990年的李宁公司,今年刚好三十岁。一部李宁三十年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品牌服装发展历程一个完美缩影。

上个世纪90年初期,本土的体育用品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就连中国的运动员参加比赛、获奖登台,都是身穿国外品牌的运动服饰。已经退役的李宁,开始想做个中国体育品牌,并希望这个品牌还可以继续支持中国体育。

做一个有着十几年运动生涯、数十枚金牌的体操王子,李宁来推进这件事情可谓得天独厚。

资料显示,李宁品牌在1989年11月成功申请注册“李宁牌”商标。1990年,李宁公司从广东三水起步,正式开始了“李宁牌”运动服装的生产经营。

刚刚诞生的李宁品牌,就迎来了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闪亮登场的绝佳机会。作为运动员代表的李宁先生,身穿着雪白的“李宁牌”运动服,庄严的从藏族姑娘达娃央宗手里接过了亚运圣火火种。那一刻,李宁品牌成功在当年亚运会“C位出道”,并成为该届亚运会圣火传递指定服装、中国国家代表队领奖服及中外记者指定服装。

在亚运会“初露锋芒”之后,李宁牌系列运动产品被推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历次重大国际比赛的专用装备,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使用外国体育用品的历史。从1993年到1996年,李宁每年的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均在100%以上。

1996年,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李宁将公司搬到北京,并更名为李宁运动服装公司。1999年,李宁开始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并在业内率先实施ERP(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自此,李宁迎来了公司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十年。

此时,成为国产一哥的李宁,开始想要向国际范儿、年轻化转变,以去和NIKE、Adidas等国际品牌抗衡。

为此,李宁在2010年启动了品牌重塑计划,将品牌重新定位为“时尚、酷、全球视野”,同时把消费人群定位为“90后”,并且,依据李宁公司的市场战略,在对李宁品牌进行换标的同时,公司开始对产品进行了7%至17.9%不等幅度的提价。

然而,自认为潮流的设计和“90后李宁”的品牌定位并没有获得新用户群体的青睐。在设计感、时尚感却与NIKE、Adidas等国际大牌相去甚远的情况下贸然提价,当年轻人面对价格相差不大的耐克、阿迪时,似乎没有理由选择李宁。提价之后的李宁,更因为失去了性价比优势,引起了70后和80后消费者的反感。一时间,李宁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境地。

副作用很快出现。2011年李宁业绩报告显示,其收入及利润均出现下滑,公司总收入89.29亿元,同比下滑5.8%;净利润3.86亿元,同比下滑65.19%。

祸不单行的是,就在李宁遭遇定位策略之时,又迎来了本土运动品牌第一次遭受“寒潮”。自2008年奥运会以后,行业过度依赖经销商的批发模式就已经渐露危机,行业内知名品牌库存开始激增,“李宁”也出现了大量库存积压。数据显示,2010年-2014年,李宁存货周转天数由52天大幅增长到109天。与此同时,李宁营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出现恶化,2010年,李宁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52天,而到2012年,这一数据激增到97天。

在产品力提升的同时,李宁及其团队也开始着手李宁的品牌革新。一方面,通过纽约时装周、巴黎时装周上的时尚大秀,李宁彻底颠覆了外界对其传统的印象。另一方面,在营销方式上,李宁不再局限于运动赞助,开始尝试与时尚潮流媒体深度合作,借助艺人街拍、时尚活动露出、KOL 推广等方式拉近与年轻人距离,一个更“年轻化”的“李宁”开始逐步成型。

2018年,“中国李宁”系列服饰在2018 年纽约时装周上的高调亮相,迎来了网友们的集体惊呼。一时间,多款秀场新品在品牌官网上被迅速扫空。

一句诙谐的“我以前可能买了假李宁”,充分表达了消费者对李宁产品力与影响力的提升的认可与折服,李宁也正式打破其品牌“中年运动服”的刻板印象。自此,李宁成功完成了品牌重塑。

聚焦零售 发力电商

自品牌创立之初,李宁的渠道一直采用外包方式,在经销商完成打款与提货后,即完成了产品的销售。这种本土运动品牌早期普遍采用的粗犷管理方式,让李宁在随后的行业寒潮之中吃尽了苦头。公司2014年以来的零售改革,一度推动公司从批发模式向零售模式转型,但因执行上仍有失偏颇,造成运营费用的激增,最终成效不高。

2015年以来,李宁带领团队继续细化零售管理框架,并加强团队的执行力。在着力搭建多元化的渠道的同时,李宁继续强化零售管理及店铺服务。自此,公司渠道管理步入正轨,同店增长率自 2014 下半年开始由负转正,此后每年始终保持单位数以上的同比增长。

在李宁多元化渠道战略之中,电商表现最为抢眼。自2014年起,李宁就开始与各大电商平台强化合作,积极开拓线上销售渠道。通过打通线上与线下的销售连接,着力实现公司产品的全渠道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厂家将电商视为消化老旧滞销产品的平台,李宁将电商视为用户与品牌产品进行互动的体验平台。通过提供电商产品单独开发、单独供应的方式,李宁的线上业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资料显示,2014-2019年期间,李宁线上业务年复合增长达 40%以上。2018 年,李宁电商收入达到 22.2 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达到 21.1%,其中电商专供款的占比达到接近一半,电商已经成为李宁最有活力的销售渠道。

随着李宁在产品、品牌和渠道的全线发力,李宁业绩迎来了全面复苏。在营业收入方面,自 2014 年结束收入连续下滑后,李宁历年营收增速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15-2018年营收 CAGR 到达 14.0% 。2018年,李宁营业收入达到105.1亿元,打破了2010年 94.8亿元的营业收入最高历史记录。2019年上半年,李宁营收为62.5 亿元,营收增速进一步提升至至32.7%,这一数据也是近年来最高水平。


3篇创业成功的故事分享

★ 创业故事

★ 三个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财富故事

【猜您感兴趣】
[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创业故事]图文精华
上一篇:公司生产部工作总结模板五篇精选
下一篇:2019最热的大学生必须知道的事情